Grand Seiko 風格。
永恆的價值觀和獨特的日本美感
Grand Seiko 風格誕生的幕後故事
Grand Seiko 風格是一種以“閃耀而有品質”理念為中心的設計語言。它準確地體現了Grand Seiko的本質特徵:精準、美觀、易讀和易用。它代表了形式和功能的完美和諧。 Grand Seiko 風格是在第一款 Grand Seiko 誕生七年後發展出來的。公司早期的重點主要放在機芯的精準度上,並沒有在外觀設計方面為其手錶建立任何真正的特色。一位首席設計師在東京最高檔購物區銀座的 Wako 專賣店花了很長時間,觀察人們對世界各地手錶的反應。他意識到為了脫穎而出、吸引眼球,Grand Seiko 需要有更多的光彩。他認為前進的方向是設計具有更銳利的角度和無變形表面的手錶,這樣它們就會“閃耀而有品質”。
對於日本人來說,黑與白很少極端地表現; 光與影之間總能發現無數的層次。陰影與光同樣受到重視,而兩者之間的和諧也受到高度敬重。在完美拋光的表面上,光與影的作用創造出美麗的和諧。這種互動可以在傳統的日本折疊屏風和障子推拉門中看到。儘管這些屏風和門是用紙和木頭上簡單的直線和平面構成,但不斷變化的光影相互作用創造了無窮無盡的個性表現。 這位 Grand Seiko 設計師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,並決定他的設計中將不斷專注在這些無限漸變的美感上。因此,他創造了 Grand Seiko 風格來傳達這種真正的日本美感。它注重直線和平面,結合並實現具有表達無盡光影的結構性設計。


具有三個指導原則的設計法則
Grand Seiko 風格具有三個基本的設計原則。第一條是:“設計由平面和二維曲線組成,重點放在平面上。一般來說,不應使用三維曲線。”Grand Seiko 風格不使用彎曲的三維表面,而是由圓錐形部分形成的極其鋒利和平坦的表面組成。豐富的“閃耀品質”來自於這些堅固的表面所產生的光與影之間的對比。第二個原則是:“錶殼、錶盤和指針上的所有東西都應該有盡可能多的平坦表面區域。”為了增強元素之間的對比並提高手錶的易讀性,盡可能多的區域會被製成平坦的表面,同時錶殼、錶盤和指針上的線條會是多面的。第三個原則是:“一般來說,所有表面都應該鏡面拋光,並盡可能不變形。”這種鏡面處理進一步增加了光影之間的對比度,打造出閃閃發光的腕錶。鏡面效果是通過 Zaratsu 拋光技術實現, 將表面拋光至不變形,並使平面與斜面相交的邊緣明顯突出,從而製造出清晰的印象。然後通過向內傾斜的錶殼側面和錶圈壁投射出美麗的陰影,不僅產生富有表現力的光芒,亦使手錶在手腕上看起來更薄。錶冠半凹入錶殼內,使其側面看起來不會太突兀,並實現舒適貼合所有的手腕尺寸。
原則 1
設計應具有平坦的表面和二維曲線。一般不使用三維曲線。
原則 2
錶殼、錶盤和指針的平面應盡可能寬。
原則 3
每個表面都應該不變形並且具有鏡面。
基於三個設計原則定義的九個設計元素
在這三個原則的指引下,Grand Seiko 風格具有九個獨特的元素,賦予每款 Grand Seiko 腕錶獨特的日本魅力。這九大元素指引著腕錶從錶殼的角度到 12 點鐘刻度的形狀以及錶盤的平整度等每一個細節的打造。得益於這位設計師六十年前的精心研究和細緻工藝,每一隻 Grand Seiko 腕錶都擁有其創造者一直堅持的獨特“品質光芒”。錶殼、指針和時標的每個面都經過精心設計,即使是最微小的光線也能反射、營造出一種明快、清晰、獨特的美感,表明“這就是 Grand Seiko,終極實用的腕錶”。
這一核心美學創立於 1967 年,至今仍然引領著 Grand Seiko。它一代又一代忠實地傳承著,同時又巧妙地適應時代的變化。通過這種方式,Grand Seiko 風格得到了增強和保留。











1967
44GS,首款體現 Grand Seiko 風格的腕錶
精湛工藝的傑作
1967 年,Grand Seiko 44GS 誕生。正是這款腕錶彻底地確立了 Grand Seiko 風格。錶殼的形狀具有革命性。平坦的前表面經過 Zaratsu 拋光處理,達到無變形的效果。錶殼側面明顯地向內傾斜,使手錶能夠整齊地戴在手腕上,並呈現出獨特的外觀。此外,表冠被深深嵌入錶殼,以保留這條線條的美感。 Grand Seiko 設計師將這一主題貫徹到每一個細節中,打造出 Grand Seiko 風格的首個體現。他將指針和時標設計成多面的,以便光線在錶盤上投射,並設計了鏡面拋光錶圈,使整個設計美學基於銳利、閃亮以及光影的和諧相互作用。 Grand Seiko 憑藉 44GS 找到了自己的設計準則,傳奇就此誕生。





44GS, 1967
值得注意的是,44GS 是 Daini Seikosha 製造的第一款 Grand Seiko 手錶。
圍繞銳利的線條和 “品質光芒” 創建的設計規範
光、影和強烈的線條,這三個要素是構成了 Grand Seiko 風格的基石。但在實現這一點之前,需要將製造精度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,而這是通過改變測量方式來實現的。 Seiko 一直使用一種名為“ligne”的特殊單位,這是製錶行業的主流標準,但在 1961 年,Seiko 開始使用毫米作為所有測量的基礎。這導致最小單位從 1/4 ligne(約 0.56 毫米)更改為 0.1 毫米,從而使錶殼和外部組件的設計更加精確。因為在這種風格中平面和直線並置和需要精確的製造精度來實現,這種在尺寸單位標準上的變化對於實現 Grand Seiko 風格特別有幫助。因為要實現錶殼側面呈優雅弧形、時標和指針採用多面雕刻飾面的設計極具挑戰性,這一變化也對 Grand Seiko 的工匠技能水平有新的要求。特別是 Zaratsu 拋光技術需要高指尖靈敏度來適應拋光材料的熱量、振動和減少,同時令最終結果可視化。當時據說要完全掌握這項技術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,它的使用是對工匠技能和人數的重大投資。


2013
44GS 在現代的重新詮釋
傳統製錶工藝提升至藝術水平
2013 年,一款對 1967 款 44GS 進行現代重新詮釋的作品推出。它由 9S65 機芯提供動力,動力儲存為 55 小時,並配有透明底蓋。一年後,第二個版本面世,搭載 GMT 9S86 高振頻機芯。新款錶殼一眼就能看出其靈感源自 1967 年原款,幾乎在各個方面都忠實於 44GS 的設計。它具有高度拋光、無變形的表面和完美的手腕舒適度。錶盤的美麗與錶殼的簡潔相得益彰。它具有精緻而美麗的放射狀圖案,其靈感來自從工作室寬大窗戶外看到的岩手山上多樣的脊狀輪廓。所有 Grand Seiko 機械手錶都是在這個工作室由工匠手工設計、製造和組裝的。工作室位於日本北部盛岡附近山丘的高處,自然美景既是 Grand Seiko 製錶師的靈感源泉,也是他們的驕傲。






SBGJ005 (9S86 機芯), 2014
在 2014 年日內瓦鐘錶大獎賽上,這款 Hi-Beat 36000 限量版腕錶憑藉經過陽極氧化工藝染成金色的特殊擺陀,榮獲 "Petite Aiguille" 獎。(所示機芯為正常規格)
